颱風資料庫Typhoon Database
颱風概況表
名稱 | 瑞伯 (ZEB) |
---|---|
編號 | 199810 |
生成地點 | 139.0, 10.4 |
侵(近)臺日期 | 1998年 10月 16日 |
---|---|
發布時間 |
海上 1998-10-13 14:20:00 陸上 1998-10-13 20:20:00 |
解除時間 |
陸上 1998-10-17 02:45:00 海上 1998-10-17 06:45:00 |
發布報數 | 30 |
最大強度 | 強烈 |
近中心最大風速 | 55 (公尺/秒) |
侵臺路徑分類 | 6 |
登陸地段 | --- |
動態 | 形成後向西北方向前進,經呂宋島北部受地形影響減弱為中度颱風並轉向北方移動,經臺東東方近海時轉為北北東方向進行,此時暴風圈籠罩全臺,16日晚間轉向東北移行並減弱為輕度颱風,17日凌晨全臺脫離其暴風圈。 |
災情 | 颱風挾帶強風豪雨過境,造成全臺災情不斷,以北部及花東地區最為嚴重。北部、中部山區及東部多處道路坍方交通中斷,數縣巿電力、電訊受損。豪雨持續數日,造成河水暴漲,多處地區嚴重淹水,尤以臺北汐止最為嚴重。全臺共有28人死亡,10人失蹝,27人輕重傷。房屋全倒4棟,半倒16棟。另外農業方面也受創嚴重,總損失達51.6億,以彰化縣受創最重。 |
颱風災害專區網頁連結 | --- |
註2:災情節錄自內政部消防署及行政院農委會資料。
概況表主要用來對每個發佈警報之颱風做簡略的介紹,內容包含:颱風名稱、颱風編號、颱風生成地點、颱風侵 (近) 臺的日期,還有氣象署針對該颱風發佈警報與解除警報的時間以及該號颱風警報總共發佈的次數,此外還有颱風警報期間颱風最大強度及近中心最大風速,同時亦對颱風侵臺路徑分類與登陸地段、颱風動態與相關災情等作一說明。
group
觀測資料
颱風路徑圖
顯示颱風於生命期間路徑圖,每 6 小時一筆之路徑與強度資料,圖檔資料顯示時間為 UTC。使用本署最佳路徑資料繪製。當最佳路徑資料尚未釋出前,使用路徑資料繪製,且在圖中標示*號。(僅供研究用使用者瀏覽、下載)
颱風警報單
提供颱風警報期間中央氣象署發布之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單包括:每(三小時/一小時)一報的(海上/陸上)上颱風警報單。需要5-10個工作天經後製、整理過後才能更新至網頁上。(使用時系:TST)
衛星雲圖
衛星雲圖提供颱風生命期間雲圖包括:東亞紅外線色調強化雲圖、東亞紅外線彩色雲圖、全球紅外線圖(IR1_FDK)、東亞紅外線圖(IR1_LOC)、全球可見光雲圖(VIS_FDK)、東亞可見光雲圖(VIS_LOC)。
因2015年12月後更改提供向日葵衛星的高解析度衛星雲圖後出圖頻率改為10分鐘一張。
綜觀天氣圖
提供颱風警報期間每 12 小時的高空 (200hPa、300hPa、500hPa、700hPa、850hPa、925hPa) 天氣圖與每 6 小時的地面天氣圖。(使用時系UTC)
颱風雨量綜合資訊
提供一 pdf 檔,檔案內涵:颱風發布與解除時間、歷程簡述、災情摘要、颱風總雨量及日雨量分布圖。(1991年前只有繪製侵(近)臺颱風,1992年之後包含未侵臺但發布陸上警報之個案,2006年之後則亦將僅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之個案納入)。隔年提供。
各測站氣象要素逐時變化圖
提供颱風各測站風向、風速、雨量、溫度、露點、氣壓等逐時資料,圖檔資料顯示時間為 TST。此資料於1958-1969年之間只提供有影響台灣颱風資料,1970年以後則於有發警報的颱風皆有提供。
各測站最大平均風與最大陣風長條圖
提供颱風於警報期間,各測站最大平均風及最大陣風風速。(使用時系:TST)
各測站總雨量長條圖
提供颱風於警報期間,各測站總雨量值。(使用時系:TST)